拉延、修邊、整形,不到5分鐘,技術工人通過操作精密機床,即可完成一個大型零部件模具生產。這是6月18日記者在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的情景。
湖北凸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知名模具設計與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公司先后投入近億元,配備41臺高精密生產加工設備,保障產品從設計、加工到制造等20多個環節“零事故”、“高品質”。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科研能力,2015年底,該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牽手”,成立院士工作站,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霸菏繄F隊就是企業的智囊,幫企業解決高新技術難題,在重點研發中獻智出力!痹摴径麻L唐子衛說,通過與院士專家合作,讓公司從傳統模具生產企業,一躍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與國內多家車企簽訂合作協議。今年元至5月,企業完成產值5000余萬元,利稅600余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20%。
通過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為企業配備“最強大腦”,提升企業科技能力的模式,已在東汽設備制造廠、派特機電等張灣轄區工業企業中廣泛推廣。在實施“經濟升級、工業轉型”發展戰略中,張灣區堅持以科技為“第一引擎”,深化企業與高?蒲性核献,扶持發展一批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檢驗檢測機構,推動工業由“制造”邁向“智造”。
除了引智以外,堅持自主研發、改進設備技術等,也讓諸多企業闖出一片天地。湖北港漢股份公司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該公司每年投入1500萬元資金研發新產品,申請****達12項!肮居靡荒陼r間研發的運用于高端客車及新能源客車的空氣懸架,其價值是以往板簧的兩倍以上,為公司帶來了豐厚回報,投產以后年產量可達3000臺,年產值6000萬元以上!痹摴炯夹g副總梁軍介紹。
目前,該區有6家企業與院士合作,建有各級技術中心40多家,80%的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科技經費投入年均增長30%以上。該區經省科技廳鑒定的科技成果轉化數量達10個,涉及成果傳化資金1000多萬元,成果轉化產生直接經濟效益8000多萬元。該區每年投入800多萬元對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院士專家工作站、企業上市、知識產權企業、品牌建設等進行獎勵,激活企業科技創新活力。元至5月,該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09.8億元,同比增長16.1%。
(原標題:以科技為“第一引擎” 張灣工業由“制造”邁向“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