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統計局公布了南安上半年經濟發展的成績單。截至今年6月,南安規模以上工業穩中向好,實現產值1131.24億元,同比增長13.7%,增幅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增速穩中有進的背后,是南安規模工業加快制造業升級換代步伐,利用實體與虛擬的融合助力“傳統制造”向“先進智造”轉型,運行質量出現了積極變化。
這其中,近年來勢頭正盛的機械裝備產業表現依舊突出,該產業同比增長14.3%,以總產值270.34億元穩坐南安第二大產業交椅。
高端制造提高產業“成色”
企業想要在行業中冒尖,科技創新是不二法門。最近,由福建成功機床有限公司研制的“CVT12580-2R數控立式車床”在廈門港裝船緩緩駛離,被運往瑞典JOHNSONMETALL公司。
這臺由成功機床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獲得了中國發明****的“雙刀架雙通道數控立式車床”,如今已經在北歐最大的國家瑞典展現“南安制造”的風采。
將產品打入歐洲市場,對成功機床來說并非首次。早在2010年,成功機床董事長周泗進就在企業啟動技改,并調整研發方向,所有產品包括從加工尺寸到傳動原理等各個參數,都參照歐洲標準進行生產,打入歐洲市場也是水到渠成。
近幾年,周泗進又帶領核心技術人員,借助德國、西班牙等科研機構以及國內的重點機械院校,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開發出一個個新產品。
發展至今,成功機床已躋身國內裝備制造一線企業,與武漢重型機床廠等一批重型裝備“國家隊”并列,為立車行業樹起了標桿。
另外一家研發高端數控軋輥磨床的南企達宇重型數控機床公司,也憑借著高度智能化,將國內大型高精度數控軋輥磨床首次打入歐洲市場。借著產品的智能升級,企業打敗了來自美國、意大利的制造商。
將視覺識別技術嵌入到石材智能切割設備中,去年石博會,巨邦機械最新研發的視覺智能紅外線橋切機成為石材機械圈的“網紅”。這臺剛上市的新設備,不僅吸引了很多石材企業咨詢,更是為企業累積了一摞意向訂單。
“當前的市場需求就是產品的智能化,這也是我們在技術創新上做得最多的!闭劶靶庐a品的走紅,巨邦機械總經理蔡建華如是說。他表示,未來巨邦從產品研發方向,將進一步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近年來,南安機械裝備企業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智能創新取得明顯成果,在提升軟實力的同時,也助推產業向高端制造轉型。
信息化為企業降本增效
互聯網的力量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人類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技術日漸成熟,產業互聯網也接踵而至,為南安機械裝備傳統的生產和銷售方式帶來了鳥槍換炮般的升級。
早在2012年,群峰機械就開始與信息化軟件企業合作,通過分階段的升級推進,大大改變了公司的生產模式,縮短了制造周期,實現了研發生產的快速聯動。
群峰機械信息部負責人劉利鑫告訴記者,當初企業挑選信息化軟件,就是希望能利用互聯網工具,推動企業實現信息化、工業化的提升。
劉利鑫表示,以往某個客戶提出需要維護更換某個配件,售后服務反應處理能力很慢,因為有的機臺設備是五六年前生產的,要重新去查當時使用配件的尺寸、規格等,需要較長時間。但現在每一個整機產品版本一變更,系統都會自動保存數據,群峰可以通過訂單反追溯的方式,知道客戶需要的品號,快速給予客戶反饋,實現降本增效。
信息化為南安機械裝備企業帶來的,還遠不止降本增效那么簡單。依托互聯網工具,包括泉工股份、天廣消防發力服務型制造,搭建起了一系列服務云平臺,為企業拓展市場添加了實實在在的籌碼。
2016年,泉工智能裝備云服務平臺榮獲了****技術。該平臺利用云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裝備建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對企業智能裝備運行數據與用戶使用習慣數據進行采集,實現在線監測、遠程升級、遠程故障預測等功能。
“我們的售后人員從原先的120個銳減到如今的50個,成本一年就省了幾百萬元。再加上快速反應能力的提升,我們的市場口碑與日俱增,無形中又變現成為市場訂單!闭劶靶畔⒒o企業帶來的改變,該公司董事長傅炳煌表示。
應邀給南安裝備制作業傳經送寶時,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統集成研究所所長范玉順教授也強調了信息化對制造業的重要性。他說,當下制作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全球化的服務系統,公司格外需要在信息化技能的常識系統下,做好全球的資源整合。
智囊團推動產業邁向“智造”
產業發展,人才先行。作為技術主導型產業,機械裝備產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在技術上的屢屢突破。
盡管在人才引進上,南安的硬件配套優勢并不大,但依托在“產學研”路子上的創新探索,于去年8月正式運作的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為產業發展最堅實的人才和技術后盾。依托服務中心,南安搭建起了一個涵蓋全國20多所高校、近50名專家的智囊庫,為南安企業所用。
據介紹,從去年掛牌以來,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有效地推動企業與科研單位在人才引進、技術交流、項目轉化、創業孵化等方面的深度對接。
在此基礎上,德林機械、群峰機械、利達機械、三鯨消防分別與機械科學總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哈工大研究院、物聯網科研院簽訂合作意向,助力機械裝備企業轉型升級,加速產業發展。
自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引進10多所知名院校、近40名專家教授,組成一個“全明星”智囊團!案魅腭v高校院所團隊均是行業龍頭或領軍團隊,有力地幫助南安企業轉型升級。南安將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知名機械裝備服務平臺!蹦习彩袡C械裝備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李茂全說。
這個智囊團常年有專家坐鎮,對接企業需求。成立近一年來,就已推動技術對接項目近50個,助力南安裝備制造產業創新驅動發展,引領行業創新轉型升級,促進“南安制造”向“南安智造”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