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浙江日報》點贊紐頓流體!
在當日00015版專版《永嘉:精準發力,飛出更多“俊鳥”》一文里,如是道:紐頓流體科技公司是永嘉一家專營波紋管閥門的成長型企業,快速增長的產值和紛至沓來的訂單也令其傳統的管理模式弊端日漸凸顯。而實驗室推出的“智能制造云平臺”就巧妙解決了該企業的煩惱和訴求,從接到訂單到形成生產計劃單,從落實日程安排到質檢錄入,一系列工序都可通過云平臺系統操作,其中系統數據分析還能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企業擁抱智能制造的門檻與成本大大降低。
這是紐頓流體被浙江省官媒第三次點贊!也是紐頓流體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實現跨越發展的又一次力證!
↓↓↓ 原文賞析如下:
永嘉:精準發力,飛出更多“俊鳥”
2020云上世界永嘉人大會簽約191.3億元;楠溪“云”平臺激活消費“一江春水”……復工復產復市以來,永嘉按下社會經濟發展“快進鍵”。
爭分奪秒、千方百計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工作的進度趕上去、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永嘉正以更大決心和更實舉措,扎扎實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全縣復工電力指數、電力復產率、二產復產率均排名溫州第一,一季度完成工業投資5.36億元、增速排名溫州第一,工業經濟呈現加快復蘇的良好態勢。抓住疫情防控倒逼企業轉型的機遇,永嘉成功舉辦溫州首場智能化改造現場會,重磅推出智能化改造10條措施,實現全縣工業投資增長23.3%。
聚焦高質量,澎湃新動能: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品牌增值、設計賦值、新品迭代……一直以來,永嘉從土地資源、空間利用、生產銷售模式等方面,精確瞄準永嘉企業的痛點,對癥治療,精準發力,飛出了更多“吃得少、產蛋多、飛得遠的俊鳥”。
過去一年,永嘉全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17.8億元,同比增長9%。工業投資、技改投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3.6%、27.7%、20.2%,斬獲2019年度全省經信系統先進單位、浙江省2019年度“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工作優秀縣等榮譽。

通過5G技術探測零件內部構造是否合格 (圖片由陳勝豪、范海國提供)
打造一把公開“標尺”
畝均績效一目了然
永嘉,將“畝均論英雄”改革作為發展新邏輯。
永嘉11家企業被列入2019年溫州制造業重點行業“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其中超達閥門還被列入全省制造業重點行業“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
事實上,永嘉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
2019年畝均稅收32.7萬元,同比增長27.2%,畝均增加值166.2 萬元,同比增長41%。永嘉的秘訣之一是,打造了一把科學、精準、公正的“標尺”——構建了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
永嘉專門打造了“畝均論英雄”綜合管理平臺,逐家逐戶排查全縣所有工業企業的基本情況,建立全縣工業企業數據庫,實現413家規上企業和2943家規下企業評價對象“全覆蓋”。同時,創新接入浙政釘、微信等網絡端口,建立評價數據“可視化”機制,企業可以通過賬號登錄,直接查詢自身數據及評價結果,允許企業在評價結果公布后在不影響其他企業評價結果的情況下進行結果“更正”,部門、鎮街可查看自身相關數據,確保結果公開透明。通過全縣企業數據歸集,實現對全縣工業情況分鄉鎮、分行業、分指標等多維度的精準分析,為全縣經濟運行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撐。
根據“畝均論英雄”平臺提供的稅收、用電、用地數據,永嘉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對不同類型企業實施差別化政策,對A、B類企業實施減土地使用稅、降用電成本、優先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再提升,對C、D類企業采取限制或倒逼導向政策,倒逼企業轉型。全年減免AB類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1839.86萬元,兌現企業獎補資金3978.8萬元,累計降低用電成本1412.85萬元。同時,全年完成畝均稅收5萬元以下企業整治313戶。

在永嘉,越來越多的機械手正取代人工 (圖片由陳勝豪、范海國提供)
布局統一智造“大腦”
發展瓶頸逐一破解
通過“畝均論英雄”平臺脫穎而出的一批企業,面臨新的行業“共性難題”。以永嘉傳統行業泵閥為例,原有管理模式跟不上發展,自主研發又力不從心,如何破解成為了永嘉縣經信局等部門的新思考。
永嘉與華為、浙大等聯手,集合了一批物聯網領域的一流專家,打造泵閥產業智能制造“最強大腦”——NB-IoT智能泵閥聯合創新實驗室,對企業智能化改造中出現的“瓶頸堵點”進行把脈問診,相繼為企業解決了一批技術和管理難題。目前已在伯特利、球豹等30余家企業試點應用,助推永嘉泵閥產業從過去的單一產品向“產品+服務”全系統流程裝備轉型。
紐頓流體科技公司是永嘉一家專營波紋管閥門的成長型企業,快速增長的產值和紛至沓來的訂單也令其傳統的管理模式弊端日漸凸顯。而實驗室推出的“智能制造云平臺”就巧妙解決了該企業的煩惱和訴求,從接到訂單到形成生產計劃單,從落實日程安排到質檢錄入,一系列工序都可通過云平臺系統操作,其中系統數據分析還能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企業擁抱智能制造的門檻與成本大大降低。
推進全縣產業智能化改造,“以點帶面”提效能。像NB-IoT智能泵閥聯合創新實驗室這樣的創新服務綜合體,同樣出現在永嘉鞋革、教玩具、紐扣拉鏈等產業。讓中小企業破解技術瓶頸有統一“大腦”的同時,永嘉整合全縣資源,召開全縣智能化改造現場會,邀請全縣150多家重點企業到球豹、凱泉、伯特利等一批智能制造的示范企業去學習參觀,推動全縣中小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全覆蓋”。2019年,永嘉全年實施企業技改項目111項,其中計劃設備投資額500萬元以上項目30個;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55個項目;累計上報國家、省、市級以上技術創新類項目39項,省級新產品備案43個;新增奧康、迦南等2個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精準編制招商“地圖”
“總部回歸”夯實基石
破解行業“共性難題”后,永嘉進一步通過“措施量身定制、政策集中傾斜”,建立形成“專精特新”“小升規”“隱型冠軍”“高成長型”“領軍型”“雄鷹型”企業培育鏈條。去年,全縣實現小升規71家;新增億元企業14家,超3億元企業4家;“隱形冠軍”企業2家,“隱形冠軍”培育企業2家;列入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共260家。
一邊讓更多中小企業更好更快成長起來,一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永嘉高起點謀劃發展總部經濟,引導和推動永商(浙商、溫商)企業總部回歸,招引國內外企業總部項目,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和綜合競爭力。
永嘉發揮好在外永嘉商會、永商的優勢,緊盯在外的永商上市企業、實力永商企業總部回歸和國內外500強、行業100強的區域總部和功能總部。不斷充實完善招商項目庫、外商資源庫,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節能環保產業等領域,編制招商地圖,有側重地開展定向招商、上門招商,推進與大機構、大企業的戰略合作,狠抓大項目引進。對新引進經認定的總部項目,重點在財政獎勵、辦公用房補助等方面出臺總部企業扶持政策。全力做好前期審批、企業注冊、政策兌現等工作,開通綠色通道,成立專班提供從簽約至投產全程代辦服務,確保落實到位。
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是驚人的。隨著越來越多總部回歸,共同扛起永嘉全行業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的大旗,一幅“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波瀾壯闊的畫卷正在永嘉大地上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