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5日,吉林油田已在新立J+5-7.1井完成密閉取芯作業一個多月,通過飽和度計算分析得出,整體剩余油相對富集,為下一步開展差異化挖潛打下基礎。
新立油田已開發42年。目前,新立老區面臨資源劣質化、穩產難度大等多重挑戰。由于開發多年,地下流場及剩余油分布復雜,急需開展密閉取芯工作,精準認識地下流體分布特征。J+5-7.1井是吉林油田近10年來在新立老區首次部署的密閉取芯井。吉林油田根據老油田井網調整需求,優化部署,支撐開發方案調整。從7月10日開始,技術人員針對1150米至1330米深的扶余及楊大城子油層開展了10次取芯工作。巖芯整體顯示較好,水淹特征明顯,局部顯示含油飽和度仍較高。通過本次取芯將進一步揭示老區井網水驅波及狀況與剩余油分布特征,對指導老油田井網優化調整、精細注水調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吉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油田開發所所長吳海瑞介紹,密閉取芯可最大程度還原地下流體狀況,但對取樣時效性要求很高,需要快速完成觀察與取樣工作。每次取芯,吉林油田都第一時間保證化驗分析樣品的取準、取全,同步開展油藏描述及化驗分析工作,保證數據準確、可靠,通過微觀實驗與宏觀地質分析,對取芯結果開展系統性評價,指導油藏方案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