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獎評選結果揭曉,由重慶機床集團聯合重慶大學、浙江雙環、重慶藍黛等國內優勢團隊共同研發的 “新能源汽車齒輪精密磨削關鍵技術及裝備” 項目,憑借其在突破行業技術壁壘、支撐產業鏈自主可控方面的卓越貢獻,榮獲一等獎。這一成果不僅標志著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齒輪精密加工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更彰顯了中國制造業在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道路上的堅實步伐。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主流車型電驅齒輪最高轉速已突破 16000rpm 且持續攀升,傳動系統噪聲要求嚴格控制在 72dB 以下。這對齒輪的精度、表面質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嚴苛挑戰。長期以來,新能源汽車齒輪加工面臨著原理性誤差難以消除、磨削精度提升受限、齒面質量不穩定等技術難題,而高端磨齒裝備更是被國外品牌壟斷,嚴重制約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自主發展。
面對這一 “卡脖子” 困境,重慶機床集團磨齒機團隊攜手產學研伙伴,歷經十余年協同攻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團隊創造性地構建了新能源汽車齒輪磨削多源誤差補償技術,從根源上解決了加工過程中的精度偏差問題;發明基于數字包絡的全齒面修形方法及表面質量工藝調控技術,讓齒輪在高速運轉下的穩定性與降噪性能實現質的飛躍;成功研發的新能源汽車齒輪精密磨削裝備,其精度和波紋度指標已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徹底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
如今,這項核心技術成果已在浙江雙環、重慶藍黛等多家新能源汽車齒輪頭部企業成功應用。由該技術加工的齒輪,廣泛配套于深圳比亞迪、重慶長安、問界、蔚來、理想、特斯拉等國內外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為千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高效、低噪運轉提供了關鍵支撐。
“新能源汽車齒輪精密磨削關鍵技術及裝備” 的突破,不僅保障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更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競爭中持續領跑,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未來,重慶機床集團將繼續深耕精密制造領域,以更多原創性技術突破,為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