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變樣為契機,365家標準件生產廠攤、門店入駐新建成的標準件生產園區,7家物流中心入駐新規劃的緊固件物流中心;中德高端緊固件項目的引進,終結了我國高端緊固件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為永年“中國緊固件之都”再添精彩……現在的永年標準件產業,早已超乎人們原來的想象,結構調整的速度越來越快。
永年縣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標準件集散地,全縣從業人員達到20余萬人。2009年,永年標準件產量達到247萬噸,銷售收入173億元,產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40%以上,出口創匯突破800萬美元。然而長期以來,該縣標準件一直存在著“小規模、大群體”星羅棋布的分散經營以及擁擠混亂的市場交易秩序狀態。尤其是經過30多年發展,標準件產業目前已擁有生產企業2300多家,逐漸形成了一個產業集群和龐大的市場網絡。但如此龐大的產業規模中,產業結構缺乏龍頭,產品競爭力不強,加之企業間缺乏聯合,在原材料購進、產品銷售的價格確定上沒有“話語權”。
2010年以來,該縣先后實施了吉利、飛宇等投資上億元的緊固件項目22個,總投資超過50億元。在此基礎上,又引進了投資4億元的中德高端緊固件、3.8億元的中國螺絲大世界和總投資107億元的高強度緊固件基地項目。該縣通達公司與“世界緊固件王牌企業”德國科爾勃公司合作,在工業園區建設專供飛機、潛艇、高速列車等使用的高端緊固件項目,結束了我國在該領域高端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據了解,目前該縣已有87家企業通過了IS0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去年更新設備投資逾2億元,緊固件年產量247萬噸,銷售額173億元,產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
為進一步推動標準件產業的結構調整,加快上檔升級的步伐。該縣還借助三年大變樣拆違拆遷和城中村改造的機遇,對縣城區和村街之內的企業廠攤集中“退城進區”、“退村進區”,謀劃啟動了四個新區的建設,即:在省級工業園區———永年工業園區的裝備制造區規劃了占地400畝的緊固件生產區;在河以北、鐵路西崗坡地規劃建設緊固件生產輔導基地,健全水、電、訊、氣配套,統一建設標準化生產車間,根據生產類別合理劃分專區、安置企業,實行供料、生產、電鍍、治污、儲存、品牌和銷售“六統一”,進一步提高生產集約化、規;,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利用拆遷置換的土地,規劃了占地245畝的緊固件物流中心,將拆遷后7家物流公司統一納入中心,完善硬件設施、實行現代物流配送管理,進一步提高企業營銷水平和吞吐能力。
更多關鍵詞搜索:緊固件